鄭州空氣污染指數(shù)險爆表 重罰之下工地仍不聽話
走訪工地
要求整改的4個工地,3個“不聽話”
昨天,鄭州市環(huán)境保護檢測中心站數(shù)據(jù)多次出現(xiàn)“爆表”。鄭州大學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教授張瑞芹說:“這次的霾,和以前不太一樣,能明顯感覺到空氣中有灰塵,這與建筑工地拆遷揚塵有所抬頭有一定關系。”2014年年底,鄭州棗莊、老鴉陳、西韓砦等城中村拆遷,均出現(xiàn)“防塵”措施不到位的情況。經媒體曝光后,這些工地及時進行了整改。如今,它們的防塵措施如何?
1、老鴉陳村拆遷工地
整改效果:差
問題:施工地沒有任何灑水、防塵設施
昨天下午,老鴉陳村拆遷工地一廢墟上,4臺大型鉤機正揮舞著5米多的搖臂,拆除一座僅剩4層的樓房,鉤機每砸碎一塊樓板,灰塵便旋起一個圈兒,隨風飛入城中村。距
該工地不遠的江山路東側,一臺鉤機也正在廢墟上“轟隆隆”地拆遷樓房。在兩處施工工地,記者均未發(fā)現(xiàn)任何灑水、防塵設施。
廢墟旁,圍擋開口處延伸出到路上1米長、3米寬的磚瓦碎片,路上車輛經過后,揚起一片塵土。“媒體一曝光,灑水車就開過來,塵土小一些。沒過幾天,街上又蕩起來了。”老鴉陳服裝市場鞋襪店老板李女士說。
昨天,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八九處新拆的樓房,建筑垃圾也一直裸露在空氣中。
2、孫八寨拆遷工地
整改效果:差
問題:建筑垃圾堆積成山
2014年7月,孫八寨村拆遷揚塵,時隔半年,該拆遷工地現(xiàn)狀如何?
昨天,記者來到位于航海路與人和路交叉口附近的孫八寨拆
遷工地。記者發(fā)現(xiàn),在一廣場后面,1000多平方米的樓房已被拆遷,建筑垃圾堆積成山。其中,沿街2米以及東北角的廢墟垃圾,被覆蓋了防塵網(wǎng),但其余建筑垃圾仍裸露在空氣中。附近居民張先生稱,2014年7月,該拆遷工地已停工,后來,辦事處便在周圍蓋了防塵網(wǎng),但中間的建筑垃圾一直沒蓋。“一刮風,灰塵蕩可高,也一直沒人管。”據(jù)他介紹,他經常戴著口罩,已經忍受揚塵半年時間。
3、西韓砦拆遷工地整改效果:較好
在西韓砦城中村,記者發(fā)現(xiàn),拆遷機械作業(yè)時,旁邊始終有一臺灑
水車同步灑水。拆遷垃圾已鋪設了黑色防塵網(wǎng),街道旁圍起了圍擋,整改效果較好。
4、棗莊拆遷工地
整改效果:差
問題:灑水車很少,建筑垃圾仍裸露
昨天,記者來到棗莊拆遷現(xiàn)場。該工地主體已拆遷完畢,一臺鏟車和一臺鉤機正在廢墟中剔出鋼筋,附近沒有灑水和噴淋設施。機械作業(yè)時,仍有
小股灰塵飄出。
據(jù)附近居民稱,以前拆房時,有灑水車噴淋,這段時間,灑水車很少來。現(xiàn)場,除了臨街幾處建筑垃圾鋪設了防塵網(wǎng)外,其余建筑垃圾仍裸露在空氣中。
焦點追問
重罰之下,揚塵為何照揚?
◎相關監(jiān)管部門權限有限
按照規(guī)定,對逾期未整改的“揚塵”工地,相關部門會對其所在區(qū)政府進行財政扣款。2014年7月到11月,惠濟區(qū)和鄭東新區(qū)均因揚塵被財政扣款360萬元。如此重的罰款,為何止不住揚塵?
“鄭州市監(jiān)管拆遷揚塵的,不只是我們一家,我們只能按規(guī)定進行財政扣款,但對方仍不整改,我們也沒辦法。”鄭州市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鄭州市大氣污防辦”)有關負責人說。去年7月15日至11月30日,他們一共督導揚塵工地1089家,下發(fā)督辦通知405個,財政扣款共計2430萬元。“其實,罰款不是目的,但我們只有這些權限。”
◎人手不夠,工作任務重
鄭州市建筑工地揚塵污染綜合整治辦公室(以下簡稱“鄭州市建筑工地揚塵辦”)負責人也表示,作為一個臨時機構,辦公室人手少,而鄭州市工地較多,“每天忙不過來,我們也是分身乏術”。該負責人稱,目前,全鄭州市共有建筑工地1023個,單體工程2254項,總建筑面積達2800萬平方米。而該辦公室現(xiàn)場督察的只有3人。去年7月至今,他們平均每個月巡查20個工地,每天一個工地。
該負責人稱,目前,他們每天都要接到10多個投訴電話,其中,一城中村的拆遷指揮部一天接到40個投訴電話。“我們整天在外跑,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到八九點,仍然處理不過來。”
“此外,臨時機構行政級別低,我們去督辦一個工地,負責人不見我們,我們一點門也沒有。”他表示,因不少工地系城中村,拆遷時也不備案,因此,督察期間,他們經常吃“閉門羹”。
◎管理麻煩,問責程序繁瑣
鄭州市建筑工地揚塵辦上述負責人表示,一般而言,拆遷指揮部多系各區(qū)設立,部分人員抽調自各區(qū)征遷辦和相關部門,“他們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因此,管理起來比較麻煩”。
該負責人表示,對于逾期仍未整改的,他們會同有關部門及領導跟蹤掛牌督辦,同時,還會約談區(qū)域負責人。但他表示,“這種程序繁瑣,涉及部門較多,過程比較復雜”。
專家支招
對于“揚塵”屢治不絕的問題,我省一位社會學家表示,治霾是個系統(tǒng)工程,而治理拆遷“揚塵”也需要常態(tài)化的機制。該專家表示,鄭州市要徹底治理揚塵,要給予臨時機構較大權力。同時,除了財政扣款處罰外,更應對直接參與的有關單位及責任人實行問責制。除了將其加入日?己,還有必要紀委介入。
數(shù)據(jù):
不到半年有的區(qū)被扣360萬
2014年7月15日至11月30日,鄭州市大氣污防辦共督導鄭州市區(qū)工地1089個,下發(fā)督辦通知405個,落實財政扣款金額合計為2430萬元。各區(qū)情況如表格:
行政區(qū)
金水區(qū)二七區(qū)中原區(qū)管城區(qū)惠濟區(qū)高新區(qū)鄭東新區(qū)經開區(qū)
財政扣款
330萬340萬130萬270萬360萬300萬360萬340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