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秸稈堆肥技術(shù)
更新時間:2009-07-20 09:43
來源:
作者:
閱讀:2293
對于小麥產(chǎn)區(qū),收獲后正是夏季高溫多雨的季節(jié),也正是秸稈堆肥的大好時機。
秸稈堆肥反應池 |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選擇場地。選擇閑散的坑塘、水溝。如果選擇平地,要在四周壘出30厘米高的土埂,以防跑水。
(2)處理秸稈。堆制前將秸稈用水浸透,干秸稈與水的比例一般為1:1.8,使秸稈的含水量達到60%~70%,這是堆肥成敗的關(guān)鍵。
(3)用料及配比。按1噸秸稈配1千克秸稈腐熟劑(如“301”菌劑、腐稈靈、化學催腐劑、“HEM”菌劑、酵素菌等)、再配施5千克尿素(或200~300千克腐熟的人糞尿),以滿足微生物發(fā)酵所需的氮素,合理調(diào)整碳氮比。
(4)堆制方法。一般分3層堆積,一二層各厚60厘米,第三層厚40厘米。層與層之間和第三層上均勻地撒上秸稈腐熟劑和尿素的混合物,秸稈腐熟劑和尿素的混合物的用量比自下而上為4:4:2。堆寬一般要求為1.6~2米,堆高1.0~1.6米,長度以材料多少和場地大小而定,堆好后用泥封嚴。20~25天即可腐爛使用,而且質(zhì)量好,有效養(yǎng)分含量高。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作者持權(quán)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