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臨界水解預處理稻草秸稈制備活性炭及表征
更新時間:2014-09-02 13:53
來源:環(huán)境科學
作者:
閱讀:2498
摘要
通過以稻草秸稈的亞臨界預處理中產(chǎn)生的殘渣作為實驗材料,以氯化鋅作為活化劑制備具有吸附性能的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溫度,活化時間,浸漬時間以及浸漬比等4個因素對生成活性炭的性能影響,設計正交實驗制備活性炭.以低溫液氮吸附測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和孔容、孔徑分布,以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測活性炭表面形貌,并以亞甲基藍(MB)作為吸附質(zhì),研究了活性炭對亞甲基藍的吸附動力學和吸附等溫線.結果表明,活化溫度900℃,活化時間60min,浸漬比1∶5,浸漬時間12h,當氯化鋅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時,制得相應活性炭的碘值為1122.79mg·g-1,亞甲基藍吸附值為136.50mg·g-1.亞甲基藍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方程,且準二級動力學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活性炭對亞甲藍的吸附過程;熱力學研究表明,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0,而焓變(ΔH0)>0,說明吸附為吸熱的自發(fā)反應過程,升溫有利于吸附.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nèi)容,請點擊下載 201409021353385000.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wǎng)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