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水耕蔬菜人工濕地與垂直流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農村生活污水灌溉尾水,針對冬季灌溉尾水量大,而系統(tǒng)處理效果下降問題,對組合工藝進行了運行效果及水力負荷等工藝參數(shù)的…
采用均相Fenton法深度處理丙烯腈生化處理工藝尾水,通過單因素法分析了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初始pH值和反應時間對尾水COD去除率的影響;并采用中心響應曲面法優(yōu)化Fento…
為了減少污水廠尾水直接排放后對地表自然水體造成一定的污染負荷和生態(tài)毒害,選擇了5種南方常見的水生植物構建不同的表面流人工濕地處理模擬污水廠尾水,研究在室外動態(tài)條件…
以陶粒為載體,以TiO2,Fe2O3,MnO2為活性組分,考察不同活性組分的陶粒作為催化劑對化工園區(qū)生化尾水臭氧氧化能力的強化情況。
針對北大港水庫沉水植物單一、水體自凈能力差的特點,研究了狐尾藻、金魚藻、篦齒眼子菜不同組配方式對水體凈化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狐尾藻可為水體微生物提供良好的載體…
采用O3、O3/UV、O3/H2O23種工藝對喹啉的去除、礦化效果,生化性提高及降解規(guī)律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單獨H2O2、單獨UV不能有效地降解喹啉。
將原農業(yè)排水溝渠改建成生態(tài)溝,以水生美人蕉、黑三棱、燈心草、銅錢草和綠狐尾藻等為試驗植物,通過溝渠水樣氮、磷去除的時空變化,各植物區(qū)泥沙和植物氮、磷含量的對比,探討…
利用反滲透對印染生化物化尾水進行回收,考察了分離濃縮過程中,濃縮液和透過液水質隨體積濃縮倍數(shù)(CF)變化情況,探討印染生化物化處理尾水反滲透回收機制。
通過構建小型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了旱傘草、美人蕉、伊樂藻、金魚藻4種植物對太湖流域污水處理廠尾水中氮、磷等指標去除效能的差異。
使用單級和兩級串聯(lián)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處理垃圾焚燒滲濾液的二級生物處理尾水,比較研究了污染物去除效果.
用于農田灌溉可按照作物直接食用、間接食用和非食用等不同情況進行工藝選擇,水質應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T20922-2007)要求。
本工程中的污泥脫水由污泥帶式脫水機、自動加藥裝置系統(tǒng)、沖洗水箱、皮帶輸送機、空壓機及全套附屬裝置。整個污泥脫水系統(tǒng)可根據(jù)情況人工啟動,定時自動啟動,也可中控室遠…
原生酸度能在尾礦中被中和,Cu和Pb以次生硫化礦物形式被保留在尾礦中。對硅鋁酸鹽礦物的吸附,將進一步強化對這些金屬的保留。As和Fe2+是不會保留在尾礦中的,它們將會隨同…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guī)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jīng)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