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藝
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藝有:
1 Acfiflo®工藝
Actiflo®工藝是由OTV—Kruger公司(威立雅水務(wù)集團的工程子公司)開發(fā),自1991年開始在歐洲用于飲用水及污水處理,其特點是以45~150 m的細砂為載體強化混凝,并選用斜管沉淀池加快固液分離速度,表面負荷為80~120 m/h,最高可達200 m/h,是目前應(yīng)用最為廣泛的載體絮凝技術(shù)。
國內(nèi)已有部分水廠引進了該技術(shù),如2004年上海浦東威立雅自來水有限公司臨江工程項目中即采用了Actiflo®快速沉淀工藝;北京市第九水廠針對原水低溫、低濁、高藻的情況,在二期沉淀池改造工程中采用了Actiflo®高效沉淀池工藝。
2 DensaDeg®工藝
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是由法國Degremont(得利滿)公司開發(fā),可用于飲用水澄清、三次除磷、強化初沉處理以及合流制污水溢流(CSO)和生活污水溢流(SSO)處理。該工藝現(xiàn)已在法國、德國、瑞士得到推廣應(yīng)用。
隨著近年來國外各大水務(wù)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國內(nèi)也有個別水廠利用該技術(shù)對現(xiàn)有工藝進行了擴建改造,如烏魯木齊石墩子山水廠的擴建改造工程中即采用了該項技術(shù)。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