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對供水的影響和防治
摘要:目前由于城市的發(fā)達、工業(yè)的發(fā)展,地面水中幾種水生生物(水生植物和沼貽貝)對供水的影響,已為國內外給水界上相當關注的問題,尤其是水生植物中的藻類,更是國內外水處理技術中的關鍵所在,F(xiàn)國內幾乎所有湖泊水庫及部分河道供水都有藻類發(fā)生。天津地區(qū)供水,60年代就有藻類問題影響水處理,間或造成濾池堵塞,引灤后更甚。引灤水源是幾個水庫加上二百多公里輸水渠道,因之藻類比引灤前增加很多倍,84年8月上游水庫一次調查,藻類總數(shù)最高達6500萬個/升。
關鍵詞:水生生物 影響和防治 藻類問題
、、地面水中水生植物對供水的影響和防治
水生植物對供水有直接關系的主要是藻類和根生長草,這兩種植物一般可作為水禽和魚的食品,產生溶解氧,凈化水質、藻類有的還有大量的營養(yǎng)價值。但主要的還是對飲用水的影響。
一、藻類對供水影響
藻類有三萬種左右,大小范圍從單細胞到海草(64m長),尺寸一般為2um-200um,主要有蘭綠藻、硅藻、綠藻和帶色鞭毛藻四種藻類。地面水中藻類的數(shù)量,在供水中認為是屬于高藻范圍,一般以下列指標判別:藻類數(shù)目達到100萬個/升,總P達到0.2ppm,總N達到0.02ppm,并以葉綠素的含量、透明度的情況、溶解氧的數(shù)量為參考數(shù)據(jù)。
藻類對供水的影響簡介如下:
1.堵塞濾池、影響凝聚、沉淀 藻類進入濾池在濾池表面形成一層毯狀物堵塞濾池,造成濾速減低,沖洗頻率加大。硅藻,針桿藻是經常造成此種問題的藻類。濾池還會被某些微小的藻類(微胞藻屬,小環(huán)藻屬等)穿透。由于水中藻類的存在,混凝劑也會增多,礬花密度降低,導致沉淀去除率下降。此外由于光合作用,水中pH值升高,以及由于藻類作用,水中溶解氧增加,使礬花上浮也影響沉淀。
2.味和臭 藻類使水產生甜、苦、酸等不同味道。一般湖泊水中春季易于繁殖針桿藻、直絲藻等硅藻,使水發(fā)生魚腥臭,夏季如有顫藻等,則會發(fā)生霉臭,金胞藻、綠藻等都發(fā)生一定的臭味。
3.色 色是藻類次生物,經常是水中臭和味的一種表態(tài),差不多藻類都有色。用戶對飲用水中有色相當注意,常因而抱怨。色有黃綠、綠、蘭綠、紅和褐色。但水中的色也可能為其他物質污染而成,如鐵、錳和工業(yè)廢水等造成。所以發(fā)現(xiàn)水中有色,要調查發(fā)生的原因,然后再去解決。
4.干擾水處理操作 由于藻類在水中存在使水質變化,也造成處理上的麻煩,生長著和死亡的藻類都會使水的pH、堿度、硬度、溶解氧和有機物起變化,而干擾了水處理操作。藻類也使有機物增加,這樣處理就得增加氯劑,添設處理措施,如需增加碳類和吸附性物質。藻類的化學特性也使PH改變,需要更多的處理藥劑。
5.污染配水管網 供水的水大部分由氯消毒,但管道內有容易繁殖的一些耐氯的藻類,這些藻類是由環(huán)包著細胞的凝膠性薄膜包住,抵抗著氯消毒。管網內還有有生命的藻類消耗余氯,結果使水中有機物增加,有機物又成為細胞及其他令人生厭生物的營養(yǎng)成分,污染管道。
6.毒性 某些藻類是有毒性的,如皮膚炎是由蘭綠藻中的魚腥藻造成的;枯草熱過敏癥也是有蘭氯藻中的倒囊藻存在的緣故。曾有過千余人居住地區(qū)暴發(fā)腸胃病,可能是蘭綠藻引發(fā)的。蘭綠藻由于其毒性,還會殺害魚類。
7.腐蝕 有的藻類對混凝土和金屬構筑物構成很大的威脅,它們直接在這些物質上生長;也可在水通過時,藻類以物理和化學作用而間接腐蝕。一些種類的藻可生在混凝土上造成小坑,使混凝土破壞。藻類大多數(shù)無光不能生長,因此鋼管、鐵管等內壁腐蝕認為不是藻類作用所致。
8.粘質物 藻類細胞成層成為粘質物,多數(shù)硅藻和綠藻及一些鞭毛藻也產生粘質物粘附在混凝土及其他物質的表面上,形成一層潤滑層,非常難看,人走在上面困難。粘附在管子內壁暗處的一般不是藻類細胞,而是一般細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水生生物對供水的影響和防治.doc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