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法處理餐飲廢水
餐飲廢水的懸浮雜質(zhì)分為以高分子脂類及其衍生物為主的油類和蔬菜碎粒、不溶性蛋白、纖維質(zhì)態(tài)的非溶解性有機物兩類。廢水中以油類為主,導(dǎo)致水的CODcr值較高。因此處理餐飲廢水的關(guān)鍵在于除油,為此本文采用絮凝法對餐飲廢水進(jìn)行絮凝破乳。
1 絮凝原理
餐飲廢水中污染物主要以膠體形式存在。膠體本身既具有巨大的表面自由能、有較大的吸附能力,又具有布郎運動的特性,從而顆粒間有較多碰撞的機會,似乎可以粘附聚合成大的顆粒,然后受重力作用而下沉。但是由于同類的膠體微粒帶著同性的電荷,它們之間的靜電斥力阻止微粒間彼此接近而聚合成較大顆粒;其次,帶電荷的膠粒和反離子與周圍的水分子發(fā)生水化作用,形成一層水化殼,也阻礙各膠粒的聚合。投加鋁鹽等無機鹽后,發(fā)生金屬離子水解和聚合反應(yīng)過程,被吸附的帶正電荷的多核絡(luò)離子能夠壓縮雙電層、降低ζ電位,使膠粒間最大排斥能降低,從而使膠粒脫穩(wěn)。
使用無機鹽絮凝劑處理的同時,有機高分子也常作絮凝劑使用。高分子絮凝劑有較好的架橋和吸附作用,和無機鹽絮凝劑共同使用可以加快反應(yīng)速度,提高處理效果。
2 實驗方法
絮凝劑配成1g/L的溶液。燒杯攪拌實驗在磁力攪拌器上進(jìn)行,每次實驗水樣為200mL,水樣取自某星級賓館的餐飲廢水,經(jīng)初沉后用0.1mol/L稀鹽酸和0.1mol/L氫氧化鈉精確調(diào)pH值到要求值。操作程序為:在快速攪拌下投加絮凝劑反應(yīng)2min后,改變攪拌速度為慢速,繼續(xù)攪拌10min,靜沉20min后,距上液面約5cm處吸取部分上清液測定剩余濁度及CODcr。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 絮凝劑的選擇
各種絮凝劑的用量為2mL,試驗溫度為22~29℃,取絮凝處理后的上清液,測定CODcr及濁度,結(jié)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分別采用堿式氯化鋁、硫酸鐵、氯化鋁、硫酸亞鐵、硫酸鋁鉀、硫酸鋁鉀+聚丙烯酰胺處理餐飲廢水,其中硫酸鋁鉀+聚丙烯酰胺去除廢水CODcr效果最好,這說明單獨使用一種無機鹽作絮凝劑,效果不如復(fù)合絮凝劑使用效果好,為此選用硫酸鋁鉀+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xì)的內(nèi)容,請點擊下載 絮凝法處理餐飲廢水.doc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wǎng)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