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耗巨資爭奪水源地 專家擔心破壞環(huán)境
建德人劉禮林第四次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后,接到了杭州市林業(yè)水利局的電話,邀請他11月9日下午參加千島湖引水工程的溝通會。
浙江省建德市上游的千島湖,在2011年環(huán)保部公布的水質公報中唯一一個一類水質的大型水庫,是極其理想的水源地。杭州、嘉興都希望通過引水工程,從千島湖分一瓢清水。
杭州、嘉興并不缺水,但缺干凈的水,這也是全國多數(shù)城市面臨的共同危機。
千島湖引水風波
杭州80%以上的飲用水都來自錢塘江,水源單一,錢塘江一旦發(fā)生突發(fā)性污染事故,杭州就面臨斷水的危險。
而錢塘江的水質也算不上好,人口眾多的錢塘江上游工業(yè)發(fā)達,水質呈惡化趨勢,水質難以得到保障。
浙江省環(huán)保廳廳長徐震認為2012年上半年浙江省水質的污染反彈“非常嚴重”——錢塘江流域檢出67種有機污染物,其中苯并芘、二氯甲烷等五種有機污染物濃度在枯水期超過飲用水源地水質標準。
在此背景下,8年前被反對聲淹沒的千島湖(又名新安江水庫)引水工程重新被提起。早在2003年,浙江省就成立了新安江引水工程前期工作領導小組。
當時的引水方案是,每年從千島湖取水13億立方米,分別向杭州和嘉興供水,如果有可能,還可以為上海供水,總投資達128億。
反對聲迭起,浙江水利界一位人士告訴《南都周刊》,當時的擔心是,如果錢塘江水質差,還是要以治理為主,而不是放棄錢塘江的治理,去千島湖引水。
一般而言,政府會更重視對主要的飲用水源的治理。一旦從千島湖引水,有了替代水源,可能會放松對錢塘江流域的治理,一些被關停的企業(yè)重新開始排污,會對流域造成更大的污染。
重量級反對者錢正英,原水利部部長、工程院院士,她認為千島湖這么好的水,應該留給子孫,要解決飲用水問題,首先是要治理錢塘江。
當時的結論是,這個引水工程暫時擱置。
8年之后,錢塘江的水質仍然不容樂觀。
浙江省政協(xié)發(fā)布的一份錢塘江水環(huán)境的調研報告稱,錢塘江流域內多條支流污染嚴重,水質以四類和劣五類為主,飲用水安全存在較大隱患。
2011年6月在錢塘江流域連續(xù)發(fā)生兩起水源污染事件更是重啟千島湖引水工程的導火索。20噸苯酚流入錢塘江上游的新安江,杭州余杭區(qū)自來水廠的水源被來自青山湖工業(yè)園區(qū)的苯烯類有機物污染。超過70萬市民的飲用水受到影響,杭州多個大型超市的瓶裝水被搶購一空。
就在兩起水源污染事故發(fā)生的2011年6月,千島湖引水工程前期領導小組又一次成立,設計的引水規(guī)模每年總共約20.7億立方米,第一批前期工作經(jīng)費1200萬元早已下達使用。
這一次站出來反對的是位于千島湖下游的建德市。2012年4月,建德市人大常委主任程茂紅,在杭州市領導來建德調研千島湖引水工程的座談會上,炮轟千島湖引水工程,“對建德來說,不是抽水,而是抽血。”
程茂紅的講話長達一個半小時,這份講話錄音隨后傳遍了整個建德市。
建德市民開始在各大網(wǎng)站發(fā)帖呼吁,試圖引起媒體關注。建德民眾在建德文化廣場上發(fā)起“反對引水工程,保衛(wèi)母親河”的簽名活動,征集到簽名超過1萬個。
劉禮林走了另一條路,他開始給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寫公開信,并向杭州市政府提交申請,要求政府公布千島湖引水工程的項目建議書。
半年過后,在劉禮林第四次申請信息公開后,千島湖引水工程前期辦公室和浙江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張永進總工程師一道接待了劉禮林,“感謝他們專門為一個普通市民當面答疑,但實質性的問題都沒有明確答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