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投41萬億減排 欲改變最大污染者頭銜
中國負責氣候變化談判的首席代表解振華23日表示,6月晚些時候中國將提出自己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為達成這一目標中國將投入超過41萬億元人民幣。
據(jù)路透社6月23日報道,作為國家發(fā)改委負責氣候變化事務的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中國將在6月底之前提出“相當宏大”的規(guī)劃。
解振華表示,為實現(xiàn)這些目標,中國——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必須調整其倚重煤炭的能源結構并開發(fā)新能源資源。他對記者表示:“為達到減排目標,我們需要展開國際合作和研發(fā),以降低相關技術成本并促進創(chuàng)新。”美國和中國22日宣布,兩國將在兩項新的碳捕捉、利用和存儲項目上展開合作,并幫助該技術實現(xiàn)商業(yè)化。
報道稱,雖然中方并未透露更多關于減排計劃的細節(jié),但預計中國的減排承諾將包括去年11月簽署的《中美氣候變化聯(lián)合聲明》的相關目標。去年11月,中美兩國達成了一項重要的氣候變化協(xié)議,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向記者表示,中美兩國已經宣布的減排計劃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6月23日刊登題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中國能變得綠色嗎?》一文。文章稱,北京正在作出重大承諾,但在落實方面卻面臨嚴峻挑戰(zhàn)。城市籠罩在霧霾中,水質受到污染,經濟嚴重依賴煤炭——這是最骯臟的能源模式。不過現(xiàn)在,中國正試圖改變其作為全球最大的污染者的聲譽。
文章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到2025年中國可能會開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比中方承諾的期限早了5年。
氣候變化改革派說,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煤炭是一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對中國來說,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014年,中國煤炭消耗量已經減少了2.9%。但根據(jù)英國《衛(wèi)報》報道,同一時期內這個國家仍然生產了38.7億噸煤。綠色和平組織最近公布的報告指出,中國相當于每周都新建一個煤電廠。
香港大學教授亞歷山德拉·久里希奇表示:“中國在環(huán)保方面的法規(guī)仍然沒有達到發(fā)達國家的水平。”
幫助撰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報告的政策分析師弗格斯·格林樂觀地認為,中國經濟和該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性質有望發(fā)生改變。他說:“中國計劃遠離煤炭,向水電、風能和太陽能之類的新能源形式靠攏。”不過,批評者認為,中國在這方面的行動還不夠快,中國經濟仍然嚴重依賴化石燃料。格林表示,所有變化都需要一定時間,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