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污染,山西太原擬實行“揚塵收費”新政
太原市環(huán)保局10月27日發(fā)布了1月至9月空氣質量報告。截至9月底,太原市空氣質量與去年相比出現(xiàn)較差狀況,而造成這一狀況的“罪魁禍首”仍為揚塵污染。對此,太原市環(huán)保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太原擬實行揚塵收費新政以遏制揚塵污染,目前相關政策正在完善當中,太原市將有望通過經濟手段根治這一“頑疾”。
太原市1月至9月空氣質量報告顯示,截至9月底,太原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及其以上的好天氣累計為25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天,但二級天天氣的質量有所下降。去年前9月,太原市累計出現(xiàn)了49個一級天,而今年僅有21天。從9月份的空氣質量狀況來看,先后兩年二級以上天數(shù)都是29天,但去年一級天數(shù)比今年多了8天;從空氣污染指數(shù)上來看,29天中,今年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高于75的占到了15天,而去年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均低于75。另外,從該報告中還可以看到,今年3月開始到9月底,該市每日的首要污染物均為可吸入顆粒物,造成二級天質量較差的直接原因為揚塵污染嚴重。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太原市區(qū)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有47%來源于揚塵污染,而揚塵污染中的73%來源于道路揚塵,由于建筑修路施工產生的大量渣土、砂石、建筑材料等拋撒于路上,不僅影響了市區(qū)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也嚴重地制約了大氣環(huán)境質量的改善。參與完善揚塵收費政策的一工作人員說,針對當前揚塵污染嚴重的狀況,太原市政府制定了《太原市散狀物料密閉運輸管理規(guī)定》,凡在本市轄區(qū)(高速公路除外)從事散狀體物料運輸?shù)能囕v,必須在10月20日前完成密閉化改造。未經密閉化改造的車輛,不得在太原市轄區(qū)(高速公路除外)內從事散狀物料運輸。但到目前為止,對運輸車輛加裝密閉裝置的車輛卻很少,已經完成改裝的55輛車全部是國企和事業(yè)單位用車。
此外,對工地揚塵污染,該市采取了多項措施,但仍沒有從根本上起到遏制作用。防治揚塵需要行政、技術和經濟手段的有機結合,以及不斷完善揚塵污染防治的體制機制。“揚塵收費政策”就是用經濟手段控制城市的揚塵污染。對施工單位征收揚塵費就是實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對超過一定標準的污染物排放進行收費,讓工地揚塵不再有“免費午餐”。針對目前我國部分城市推出的“揚塵收費新政”,太原市的相關收費標準、辦法正在積極完善當中。
為進一步控制揚塵污染,太原市環(huán)保部門提出施工工地環(huán)境治理措施及標準。要求勝利街以南、南中環(huán)以北、建設路以西、和平路以東范圍內的建筑施工工地必須實施全封閉施工;市政工地要在現(xiàn)場出口設置車輛沖洗設備,并鋪設不小于15米的草墊;房屋拆遷工地要進行灑水或噴淋,風速超4級時應停止作業(yè);園林工程工地所挖樹坑在48小時以內不能栽植的,應該采取覆蓋措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