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浮法
1、基本概念
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氣袍作為載體粘附于廢水中的懸浮污染物,使其浮力大于重力和阻力,從而使污染物上浮至水面,形成泡沫,然后用刮渣設(shè)備自水面刮除泡沫,實現(xiàn)固液
或液液分離的過程稱為氣浮。
懸浮顆粒與氣泡粘附的原理 :水中懸浮固體顆粒能否與氣泡粘附主要取決于顆粒表面的性質(zhì)。顆粒表面易被水濕潤,該顆粒屬親水性;如不易被水濕潤,屬疏水性。親水性
與疏水性可用氣、液、固三相接觸時形成的接觸角大小來解釋。在氣、液、固三相接觸時,固、液界面張力線和氣液張力線之間的夾角稱為濕潤接觸角以θ表示。為了便于討論,
氣、液、固體顆粒三相分別用1,2,3表示。 如圖所示。如θ<90?為親水性顆粒,不易與氣泡粘附,θ>90為疏水性顆粒,易于與氣泡粘附。在氣、液、固相接觸時,三個界面張力總是平衡的。以σ表示界面張力,有:
σ1.3=σ1.2cos(180-θ)+ σ2.3
式中:σ1.3——水、固界面張力;
σ1.2——液、氣界面張力;
σ2.3——氣、固界面張力;
θ——接觸角。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