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法
SBR法
SBR是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又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與傳統(tǒng)污水處理工藝不同,SBR技術采用時間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間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穩(wěn)定生化反應替代穩(wěn)態(tài)生化反應,靜置理想沉淀替代傳統(tǒng)的動態(tài)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tǒng)。正是SBR工藝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優(yōu)點:
1、 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動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內厭氧、好氧處于交替狀態(tài),凈化效果好。
2、 運行效果穩(wěn)定,污水在理想的靜止狀態(tài)下沉淀,需要時間短、效率高,出水水質好。
3、 耐沖擊負荷,池內有滯留的處理水,對污水有稀釋、緩沖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機污物的沖擊。
4、 工藝過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據(jù)水質、水量進行調整,運行靈活。
5、 處理設備少,構造簡單,便于操作和維護管理。
6、 反應池內存在DO、BOD5濃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脹。
7、 SBR法系統(tǒng)本身也適合于組合式構造方法,利于廢水處理廠的擴建和改造。
8、 脫氮除磷,適當控制運行方式,實現(xiàn)好氧、缺氧、厭氧狀態(tài)交替,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9、 工藝流程簡單、造價低。主體設備只有一個序批式間歇反應器,無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統(tǒng),調節(jié)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緊湊、占地面積省。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與傳統(tǒng)的連續(xù)流活性污泥法相比流程簡單,耐沖擊負荷,反應推動力大,污泥沉降性能好,且運行操作靈活,易于維護管理。因此,在醬油廢水處理工藝中應用廣泛。張學洪、居華等在桂林醬料廠及中外合資無錫某食品有限公司運用傳統(tǒng)SBR法,研究顯示當進水COD和色度分別小于1400mg/L和1000倍時,SBR池出水COD和色度均100mg/L和50倍以下。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標準,且處理效果較穩(wěn)定。當廢水COD值在2000~4000mg/L時,經SBR生化處理后的出水達國家二級標準。
田禹依托廣州某醬油廢水實際處理工程,采用改進的SBCR法,即通過加設兩個曝氣池以及在酸性水解池的出水及SBR反應器的活性污泥中添加CaCl2,使出水COD和色度均在100mg/L和50倍以下,去除率分別達到84%、80%。田禹等采用二級SBR工藝處理醬油廢水,實驗發(fā)現(xiàn)進水COD為3000mg/L、色度500倍的醬油廢水處理后,出水COD為50mg/L、色度小于50倍,穩(wěn)定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一級SBR和二級SBR的去除率均達70%以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