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明年再添15座全市污水處理率達95%以上
目前,大連市污水排放總量約為100萬噸/日,污水排放量約為85.3萬噸/日,對于一個水資源十分匱乏的城市來說,保證日常供水是個前提,減少污水污染是個方向,利用污水則體現(xiàn)著執(zhí)政的意識和能力。記者從市城建局了解到,明年30座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投入運行,全市污水處理率將達95%以上。
明年污水處理率達95%以上
據(jù)了解,大連市目前建成運行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有15座,設計污水處理能力為88.8萬噸/日,實際處理水量為77.11萬噸/日。其中,城市中心城區(qū)9座,日處理能力為61.5萬噸,包括馬欄河污水處理一廠和二廠、春柳河污水處理一廠和二廠、付家莊污水處理廠、凌水河污水處理廠、老虎灘污水處理廠等。區(qū)、市、縣6座,日處理能力為27.3萬噸。
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0.4%,超出了國家提出的“十一五”期間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0%的指標,而且減排效果突出,位于國內行列。根據(jù)市“十一五”排水規(guī)劃,到2010年末,大連將有30座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投入運行,污水處理能力可達136.9萬噸/日,全市污水處理率可達95%以上。
污泥處理技術國內領先
記者從市城建局獲悉,大連現(xiàn)有的15座污水處理廠,日產含水80%的污泥近600噸,其中主城區(qū)污泥日產量近500噸,以往污泥處理采用簡易或衛(wèi)生填埋方式,自然風干成膠質狀難以降解,含有大量有害成分,對環(huán)境危害時間長且深遠。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大連市2007年興建了污泥處理廠。將污泥進行集中發(fā)酵分解,每天產生的腐殖土可用于綠化和農田;污泥處理產生的氣體進入城市煤氣管網(wǎng),日供可燃氣體11000立方米,可解決2萬戶居民的用氣,相當于再建一個3萬立方米/日的焦爐煤氣廠,每年可節(jié)約優(yōu)質焦炭2500余噸,并減少4600萬立方米廢氣以及7.3萬余噸廢水的排放。
此外,污泥處理廠運行所需的補給水全部使用鄰近污水處理廠的中水,僅此一項每年就綜合節(jié)約淡水18300噸。同時,該項目每年可減少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減排甲烷氣體近4000噸;生產磷肥4000噸;生產腐植土4萬噸。目前,該項目已經(jīng)竣工投產運行,多項技術在國內首次應用。
中水回用率達32%
近幾年,我市采取政府投資配套中水輸水管網(wǎng)、企業(yè)出資興建深度凈水設施、給予應用污水廠排水的企業(yè)優(yōu)惠水價等措施,大力推進廢水資源化工作,目前全市中水回用率達32%,處全國先進水平。
馬欄河屬于大連的季節(jié)性河流,主要功能是汛期泄洪。馬欄河污水處理廠一廠、二廠日處理污水能力20萬噸,每天處理污水后產生的中水,4萬噸用于泰山熱電廠冷卻水,4萬噸用于2號橡皮壩景觀用水,3千噸用于城市綠化噴灑用水。由于水質達到國家一級 A標準,使其成為景觀用水成為可能。為此,市城建局在馬欄河入海口附近規(guī)劃建設了一處景觀工程,由于采用重力自流技術,每年可節(jié)電300多萬度,節(jié)省運轉費用200余萬元。此外,自由河景觀工程也正式交付使用。
與此同時,還有春柳河、恒基等5座發(fā)電廠以污水處理廠的中水作為水源,節(jié)約了大量的水資源。按照市城建局的工作計劃,至2010年7月末,大連的中水回用率將超過40%。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