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優(yōu)質長江水流入千萬家
上海市副市長沈駿日前先后赴青草沙原水通水切換指揮中心和楊樹浦水廠,分別聽取關于青草沙系統(tǒng)調試、渠道檢修、五號溝大型泵站等生產運行情況,以及有關水質改善及水廠運行情況等匯報,并現(xiàn)場察看了楊樹浦水廠青草沙原水進廠總渠、生產系統(tǒng)、中央控制室、水質化驗室等作業(yè),全面了解青草沙原水通水切換前兩個階段的運行情況,并對后續(xù)通水切換工作提出要求。
青草沙水源地作為上海市供水的百年戰(zhàn)略,歷經15年的前期研究,經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被列為上海市“十一五”規(guī)劃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達到170億元人民幣,是一項關系上海民生和城市供水安全的百年工程。
青草沙原水系統(tǒng)包括青草沙水庫、長江過江管道、輸水管道及增壓泵站3部分。青草沙水庫位于長興島北側,長江口南北港分流口下方,面積近70平方公里,設計有效庫容4.35億立方米,日供水規(guī)模719萬立方米/日,是國內最大的避咸蓄淡型河口江心水庫。青草沙原水經水庫調蓄后,通過大型輸水管道及泵站向陸域各水廠輸送。其中,向長興島供應11萬立方米/日,向陸域供應708萬立方米/日,分別為嚴橋支線供應440萬立方米/日,南匯支線208萬立方米/日,凌橋支線60萬立方米/日。
經過3年的緊張施工,青草沙水庫建成通水,標志著上海市水源地格局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長江原水和黃浦江原水的供應比例將由目前的3∶7調整為5∶5;到2012年南匯支線通水后,將進一步調整為7∶3。青草沙水源地的建成通水,在上海供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上海將認真總結青草沙水源地建設經驗,加快推進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健全供水服務長效管理機制,努力讓上海城市供水水質更優(yōu)良,服務保障更安全。
去年12月1日,金海支線按計劃率先通水,正式拉開了青草沙原水工程通水切換序幕。12月30日,工程最重要的陸域輸水管線嚴橋支線通水投入運行,具有百年歷史的楊樹浦水廠、南市水廠和浦東陸家嘴水廠、居家橋水廠通水切換相繼調試成功,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個月,搶在新年到來之前為市民送上了一份新年賀禮。至元旦前夕,全市有575萬市民率先喝上來自青草沙水庫的優(yōu)質長江水,其中僅元旦3天假期,青草沙原水總供應量就達到550萬立方米。
按照通水切換指揮部的工作部署,浦東臨江水廠和目前上海市最大的自來水廠長橋水廠計劃在今年4月和6月先后進行通水切換,原使用陳行水庫原水的凌橋水廠隨著凌橋支線的竣工,也將改用青草沙原水。同時,青草沙南匯支線工程建設穩(wěn)步推進,力爭于2012年1月建成通水。
上海還將實施崇明東風西沙水源地建設,啟動奉閔原水支線建設,加快實施黃浦江原水系統(tǒng)受水廠深度處理工程建設。有關各方表示,將按照市政府部署要求,加緊施工、精心組織,確保通水切換圓滿成功,爭取讓更多市民早日喝上長江水和水質更優(yōu)的黃浦江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