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北京噪聲地圖”:識別無形的危害
“公交車發(fā)動機的聲音太大了!我每天早晨都會被吵醒。”家住朝陽區(qū)百子灣家園的張女士告訴《北京科技報》,自從小區(qū)開通公交車后,自家樓下公交車站的噪聲就沒完沒了。早晨不到6點就沒法睡了,尤其是剛剛過去的夏天,車都開著空調,動靜更大。“我曾試著撥打北京市環(huán)保局的噪聲投訴電話,但收效甚微。”
車水馬龍被視為繁華的標志。但如今,越來越多像張女士一樣的人,正在鬧市中苦苦掙扎。根據北京市環(huán)保局2006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北京市區(qū)的293條主要道路,交通噪聲平均值為69.5分貝,遠郊區(qū)縣為68.4分貝,石景山、朝陽等地的一些路段噪聲最大,超過了74分貝。此外,一些快速干道周邊的住宅小區(qū),室內測量到的噪聲,有些竟高達70分貝。近年來,在市民對環(huán)境污染(包括水、大氣、垃圾、噪聲)的投訴中,關于環(huán)境噪聲的比重越來越大,而其中“交通噪聲”則是最令人深惡痛絕的。
前不久,首張三維“北京市區(qū)域噪聲地圖”由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繪制出來。盡管它目前只能顯示局部地區(qū)的噪聲情況,但北京市有關部門已確定在未來會不斷擴大地圖的指示范圍,以后,成熟的版本會免費公布在網絡上方便市民查閱。今后家住北京的你,完全可以通過它來確定自己生活環(huán)境的噪聲分貝大小。
“更為重要的是,這張地圖還可以為政府部門在城市總體規(guī)劃、交通發(fā)展、噪聲污染控制方面,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戶文成告訴《北京科技報》。
“我們繪制的這張三維噪聲地圖,實際上反映的是北京道路交通噪聲狀況。因為與建筑施工和生活娛樂相比,道路交通產生的噪聲是城市噪聲的主要來源。”戶文成說,科研人員選取了北京城區(qū)的“西直門橋—德勝門橋—馬甸橋—健翔橋—學院橋—薊門橋—西直門橋”范圍內12.7平方公里的示范區(qū),該區(qū)域內道路類型比較多,包括了高速路、主干路、快速路等。
記者在這張三維噪聲地圖上看到,不同顏色等高線圍成的區(qū)域,代表不同的噪聲狀況,數(shù)值在35分貝至85分貝。“這幾條深藍色的長帶狀區(qū)域,就是噪聲帶,表示該處噪聲至少高達75分貝。”戶文成告訴記者,地圖顯示二環(huán)路、三環(huán)路、學院南路等城市主干道附近的區(qū)域皆為紅色或紫色,表明該區(qū)域噪聲為70分貝左右。而一些住宅小區(qū)內部為綠色和黃色相交,這表明該地段道路交通噪聲值分別為40分貝和45分貝左右,越靠近路邊的居民樓,受道路交通噪聲的影響越大。
事實上,此前北京市環(huán)保局曾經對市區(qū)的噪聲進行過檢測,并于2006年公布了一張二維平面噪聲地圖。這張地圖把市內的各個區(qū)域分成不同網格,在網格中央的實際地帶,工作人員用噪聲測試儀器檢測10分鐘,獲取數(shù)值,然后用統(tǒng)計學的方式計算出北京市的交通噪聲平均值為69.5分貝。“這種方式得出的數(shù)值,基于二維平面的簡單地理分割,因此只是平均值,并不能準確表示具體地段的噪聲大小,誤差相對較大。”戶文成說。
而此次的三維噪聲地圖,使用聲學仿真模擬軟件繪制。科研人員對12.7平方公里的噪聲進行實地測量,將數(shù)值輸入先進的“計算機軟件仿真模擬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在考慮建筑物、聲源方位等綜合因素后,最終繪制成“地理平面”和“建筑立面”的噪聲值分布圖。最后,科研人員還對地圖數(shù)值進行實地修正,將誤差降至最小。
按照國家標準,居民區(qū)噪聲白天不超過55分貝,夜間不超過45分貝;道路兩側白天不超過70分貝,夜間不超過55分貝。而人們生活中感覺舒適的音量一般為白天50分貝,夜間30分貝。“長期處于噪聲環(huán)境中,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戶文成說。聽覺器官是最主要的“受害者”。據臨床醫(yī)學統(tǒng)計,長期生活在80分貝以上的環(huán)境中,耳聾的可能性高達50%。
北京大學心理系沈政教授告訴《北京科技報》,噪聲除了影響聽覺,還會使人緊張焦慮,失眠、頭痛、頭暈等。醫(yī)學上把噪聲刺激稱作“應激源”,如果長期存在,人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心身疾病,如哮喘、高血壓、蕁麻疹、過敏性皮炎、腎病等。
“因此用噪聲地圖來反映城市噪聲的分布情況,并通過聲學技術有效降噪,是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大事。”中國科學院聲學所噪聲與振動實驗室呂亞東研究員告訴《北京科技報》,噪聲地圖目前在國外已經非常普遍,大致可分為兩類,即“噪聲區(qū)劃和現(xiàn)狀圖”以及“噪聲影響圖”。兩者都基于實測數(shù)據,功能上,前者主要對現(xiàn)有情況作出分析,后者則偏重于預測。
英國伯明翰市是最早制作全城范圍噪聲地圖的城市,在英國政府環(huán)保部門的支持下,地圖已于2000年完成。2005年英國出版了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噪聲地圖——《倫敦道路交通噪聲地圖》。在地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聲壓級。你只要登錄噪聲地圖網站并輸入郵編,就可以知道相關街道上是否有相當于吸塵器、洗碗機、鬧鈴或者攪拌機級別的噪聲。
與此同時,《歐盟2002年噪聲指引》明確要求成員國必須繪制符合條件的噪聲地圖。目前巴黎、柏林、東京等城市都繪制了十分詳細的噪聲地圖。
“未來,噪聲地圖將幫助城市管理者制定改進生活品質的方案,其中包括建造隔音裝置、采用低噪聲的多孔瀝青鋪路等。”戶文成說?蒲腥藛T發(fā)現(xiàn),在城市噪聲中,公交車是主要噪聲源,尤其是其啟動的時候。北京公交車的特點是速度低、扭矩大,且發(fā)動機的噪聲特點與歐洲不同,因此不能簡單套用歐洲的噪聲地圖繪制模型,必須結合北京道路噪聲源的特點進行修正。明年,科研人員計劃制定一份完整的公交車噪聲地圖交給相關部門,希望對降噪有所幫助。
“目前,降低城市噪聲的主要方法有:減少噪聲源、架設聲屏障、鋪設降噪路面和更換隔聲窗等。”戶文成說,在修建西直門外的一段高架橋時,為了減少噪聲對附近的環(huán)境影響,采用了全封閉的聲屏障。但這種屏障花費巨大,對城市的美觀也造成一定破壞。
“國外普遍使用鋪設降噪路面的方法,在澆鑄瀝青時,采用特殊工藝,使路面上留下細小空隙或者細小突起,有效降噪。”戶文成說,但由于北京空氣中的塵土較多,一段時間后,路面的縫隙和突起就會被填滿,這種方法暫不合適。
對于身處噪聲源附近的普通市民來說,也可以考慮更換隔聲窗。但這種窗體通風較差,且成本偏高。“減少噪聲源,是降噪的最好辦法。”戶文成建議,應該從公交車的發(fā)動機改造入手。
據了解,北京市環(huán)保部門將系統(tǒng)劃定重型、大型車輛行駛路段或時間,此外公交車、重型載貨運輸車等高噪聲車輛的排氣、剎車等部件都要動“手術”,降低噪聲。商品房開發(fā)商在售房前,必須向消費者公布有關部門認定的建筑物所在地聲環(huán)境狀況,以及建筑隔聲情況。
此外,北京市環(huán)保局還規(guī)定,2010年前,北京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聲環(huán)境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其中包括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道路交通噪聲、鐵路噪聲、機場噪聲四部分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屆時,噪聲地圖將依托上述基礎而更加完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