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行為:神奇“水車”能將空氣變成水
水資源短缺正在成為一個嚴峻的世界性問題,科學(xué)家們?yōu)橹谋M腦汁苦苦探尋著應(yīng)對之策。如果有人告訴你,空氣可以變成飲用水,你會張開嘴巴喝喝看嗎?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科學(xué)界就已經(jīng)孜孜以求于“水的制造”上了。只是,如果要制造出能滿足全球人口需求的飲用水,將需要一次規(guī)模龐大的氫氣和氧氣混合爆炸過程,這種制造水的方法在一個世紀以前就被認為是一種瘋狂的行為。但一位叫喬納森·里奇的加拿大科學(xué)達人聲稱已經(jīng)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從空氣中提取水。
從外表看,這架“水車”像是個一分為二的巨型高爾夫球,直徑約1米,由白色塑料制成,能固定在墻上。這套裝置使用風能做為動力,幾十片扇葉片組成的過濾器垂直安置在一個別致的圓柱體內(nèi)。當風從四面八方進入,過濾器的葉片轉(zhuǎn)動抽取空氣,除掉其中的灰塵和小顆粒,接著將空氣冷卻至水的凝點。于是,空氣變飲用水這一聽起來頗為魔幻色彩的構(gòu)想就實現(xiàn)了。據(jù)測試,這套裝置每天能夠從空氣中收集2600加侖的水。
不過一個比較尷尬的事實是,當空氣的相對濕度小于30%時,“水車”就會失去作用。雖然空氣中的蓄水量是全球所有河流蓄水量的八倍之多,但是空氣中的水分布不均。如美國那些最需要水的干燥地區(qū),空氣濕度卻最低。要解決濕度問題就只能起個大早,在太陽沒升起時“造水”了。因為在黎明的時候空氣濕度高,出水量就會增加,而在午后炙熱的太陽導(dǎo)致空氣干燥的時候,出水量就會減少。
不管怎樣,對那些環(huán)保意識比較強的消費者來說,“水車”的出現(xiàn)顯然很有吸引力。因為,瓶裝水簡直是一場生態(tài)浩劫。里奇的“水車”將在廚房落戶。也就是說,不久,你或許就可以大聲宣布:扔掉瓶裝水吧,空氣是用來喝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