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三縣污水處理廠投運 結束生活污水直排歷史
經過一年多緊張施工,近日,湟源、大通、湟中污水處理廠先后投入試運行,并完成相關配套管網建設。這標志著西寧市三縣縣城徹底結束生活污水直排的歷史。此外,污水處理廠的投運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西寧市主城區(qū)流域內的水污染狀況。
近年來,西寧市通過加強和推進生活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以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7月5日,記者從西寧市環(huán)境保護局了解到,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總投資1.77億元的湟源縣污水處理廠、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污水處理廠、湟中縣污水處理廠先后于5月27日、6月15日、6月28日投入試運行,日處理能力合計為2.5萬噸,并完成配套污水收集管網81.84公里。預計今年將削減700噸化學需氧量,有效降低縣城污染,改善人居環(huán)境。
其中,湟源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5000噸,采用改良型氧化溝污水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達到一級B標準。據西寧市環(huán)境保護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湟源縣污水處理廠的建成,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污染,并可在今年為西寧市削減200噸左右的化學需氧量。目前,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設施已達35.5公里,覆蓋整個湟源縣城區(qū),徹底截流湟水河上游的大量生活污水,這對改善縣城生活環(huán)境,提高湟水河上游進入西寧市區(qū)之前的水質發(fā)揮重要的意義。
大通縣共有縣級及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120余家,工業(yè)企業(yè)分布相對集中,污染情況較為嚴重,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yè)、生活廢水直排,使得北川河污染情況多年未得到明顯改善。大通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5000噸,能夠有效改善大通地區(qū)的水環(huán)境質量,尤其是北川河污染情況將明顯得到好轉。目前,污水處理廠已安裝完成97%的工程量,配套管網覆蓋25.68公里。同時,污水處理廠已于6月15日從西寧市第一污水處理廠運輸70噸活性污泥,并投入生物池進行生物菌群培養(yǎng)。目前廠內設備經過單機調試和聯動試車,所有設備運行正常,已全面進入試運行階段。自7月1日起,大通縣自來水公司開始征收污水處理費。
6月28日,湟中縣污水處理廠完成設備單機調試,正式進入試運行。據了解,湟中縣每日產生約五千噸廢水,其中部分來自于居民小區(qū)和各景點景區(qū)內的生活污水。考慮到塔爾寺旅游景區(qū)內僧眾和游客較多,污水排放量大,污水處理廠在管網敷設過程中,將通寧路污水經環(huán)城北路收集到污水處理廠的隧洞工程和塔爾寺內的排水管網工程,以解決塔爾寺景區(qū)內及管網沿線范圍內的污水處理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