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的環(huán)境及成本問題
隨著全球淡水資源的日益枯竭,海水淡化廠因其可提供飲用水和農業(yè)灌溉用水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一項新的研究結果使得人們開始關注被廣泛吹捧的海水淡化所產生的若干環(huán)境問題和成本效益。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RC)的研究報告,海水淡化設施從海洋中取水和向入?谂欧披}分時都會對海洋生物構成威脅。同時,報告還指出目前的海水淡化技術并不能充分去除天然海水中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硼元素。
雖然關于海水淡化的影響有“相當多的不確定性”,但是該報告認為海水淡化項目可以繼續(xù)實施,不過必須對如何降低風險進行進一步地研究。“委員會認為,這種確定性還不至于影響到項目的推進,”海水淡化技術發(fā)展委員會主席AmyZander說,“從任何水源取水都會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我們要做的是減小這種影響。”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道,世界上的低收入人群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無法獲得維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用水量(20升)。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水資源的稀缺性將使越來越多的國家開發(fā)海水淡化技術,特別是處于中東地區(qū)的干旱國家。目前海水淡化水只占到全世界飲用水總量的1%,但根據國際海水淡化聯(lián)合會的統(tǒng)計數據,從1994年到2004年,海水淡化的生產能力間已經增長了兩倍多。
海水淡化廠的排放物幾乎完全是水,只有0.01%的鹽分。雖然入?谏镌谠撆欧欧秶鷥瓤梢陨,但是目前尚不明確鹽度的升高是否會對入海口處及海生生物的發(fā)展產生影響。因為存在這種不確定性,所以去除咸水中的鹽分時(對于內陸干旱地區(qū)是成本效益最高的選擇)應當避免將廢物直接排放到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克拉克森大學環(huán)境工程教授Zander說。她還解釋說:“向海水中排放一般沒問題。雖然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一般來說是可行的。而向淡水中排放則并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報告中提到,利用“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制備的飲用水中硼元素的含量超過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規(guī)定的標準。動物實驗證明,硼元素的大量攝取會引起大鼠、小鼠和狗類睪丸的病變。在美國,由于硼含量超標,已經停止對海水淡化廠的審批,Zander說,“在別的國家,高含硼量的淡化水仍可以作為飲用水,因為并沒有法律規(guī)定含硼量必須低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規(guī)定的標準。”
這些問題導致了環(huán)保組織對海水淡化工程的批判。“海水淡化的支持者希望在海邊建立一系列高投入的海水淡化廠,從而為投資者提供穩(wěn)定收益。這樣的話,成本將由淡化水使用者和環(huán)境來共同承擔,”美國食品和水消費者關注促進組織執(zhí)行官WenonahHauter在一份編報表中提到:“相比它們解決的問題,海水淡化設施將帶來更多的問題。”
但是國際海水淡化聯(lián)合會主席TomPankrataz認為,Hauter的論點是基于對報告的片面分析。在全世界范圍內,海水淡化廠一直都在改進技術模式,以降低對野生生物的影響,并更好的處理鹽排放。他說:“就國際海水淡化聯(lián)合會來說,我們建議使用可靠有效的desal膜技術。”
海水淡化技術推廣的主要阻力并不是環(huán)境因素,而是能源消耗。Zander說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成立了專家小組,希望對海水淡化技術加以改進,從而降低其成本。但是他們發(fā)現該技術的效率已經達到了目前的極限。該報告預測,現今的海水淡化廠最多只能降低15%的能耗。
“可喜的是,我們已經接近了最低能耗。”Zander說,“這表明技術已經成熟,能夠大范圍進行推廣了。但成本仍將是一個限制因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