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小清河污染之困:污水管網欠賬多沿線垃圾亂拋擲
本報關于小清河部分區(qū)域深受垃圾和污水之困的報道刊登后,引起許多市民的關注。小清河怎樣才能保持碧波蕩漾的美景?24日,記者聯系了濱河集團、濟南市排水管理中心、天橋區(qū)城管執(zhí)法局等單位,工作人員普遍反映,河道兩岸部分居民及商販經常向河道內丟棄污物,是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
![]() |
保潔人員在全福河河道里撿拾垃圾。
污水大量排,環(huán)境難自凈
小清河通航河段內的垃圾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上游,即濟濼路以西河段內順流而下的垃圾;二是各支流河道帶入的垃圾;再就是沿線自然環(huán)境下進入的垃圾。
柳行河等多條支流在匯入小清河的同時,也帶來了垃圾和污水。目前,來自濱河集團的三艘保潔船每天在干流和支流河口打撈垃圾,但是支流眾多,清理能力有限。
小清河支流的截污、治污問題怎樣才能解決?24日,濟南市排水管理中心主任姜向東告訴記者,小清河支流治理難,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污水管網建設歷史欠賬較多,其二是沿岸垃圾隨意拋擲河道難禁止。
他介紹說,小清河支流區(qū)域還未能實現雨污分流,這使得污水混著雨水一起流進了河道。二三十年前,污水直接排進河道,主要靠環(huán)境自凈。隨著城市規(guī)模擴大、人口密度增加,環(huán)境自凈能力已經不能負荷大量排放的污水,因此才出現了污水處理設施,實行雨污分流。目前,濟南市正在開展污水全收集一期工程,重點增加、擴容大明湖、護城河一帶的老城區(qū)污水主管線。姜向東說,污水全收集是一個長期過程。比如,從東八里洼到小清河的一條污水管長度達到20多公里,不可能一下全部改完,只能一步一步來。另外,為了提高污水處理能力,今年水質凈化三廠準備擴建。
沿線垃圾“一邊清一邊扔”
無論是支流還是干流,大部分污染的源頭,是沿線居民、集貿市場等排入的垃圾。
在小清河支流全福河沿線撿拾垃圾的保潔工孟女士說,在沿岸的農貿市場以及沒有廁所的居民樓,一些不自覺的居民經常隨手將垃圾扔進河道,保潔人員每天清理但是每天都有。
“排水管理中心沒有執(zhí)法權,對于拋擲垃圾的市民,只能勸阻,并加強日常的宣傳教育。”姜向東說,排水管理中心目前能做的,就是加大保潔力度。可是,有時候保潔人員往往面臨“一邊清、一邊扔”的尷尬局面。
西濼河橋、濟濼路橋、順河高架橋附近等都有集市或夜市,產生大量的經營性垃圾。“有些是堆在岸邊,刮風下雨直接進入河道,有的則是直接扔進河里。”保潔人員介紹說。
24日,天橋區(qū)城管執(zhí)法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濟濼路橋等地隨地擺攤的許多商販是弱勢群體,采用執(zhí)法手段有難度。之前他們也采取過發(fā)宣傳冊、貼告示等方式進行過勸阻,但是效果有限,工作人員也曾在這些地方盯守,但是許多攤販“打游擊”,難以杜絕。
他表示,近期該單位也在和轄區(qū)街道辦聯系協調,一是加大盯守力度,再就是期望能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農貿市場,減少露天隨地擺攤現象。
鏈接嚴查私設暗管排超標污水
從濟南市環(huán)保局獲悉,為加強對省城污水排污口的日常監(jiān)管,防止偷排偷放、超標排放、設置暗管等環(huán)境違法行為的發(fā)生,濟南市環(huán)保部門采取多項措施加大對排污口的規(guī)范管理。
為及時掌握河道新建排污口及垃圾堆放情況,環(huán)保部門嚴格落實河道巡查責任制。強化對臘山河、玉符河、興濟河等河道的巡查工作,制定河道巡查年、月、旬計劃,巡查實行定時間、定路線、定任務、定人員、定責任,對于重點地段、重點時段,加密巡查次數,擴大巡查范圍,增加巡查內容,確保巡查質量。
加強對河道周邊排污口的監(jiān)管及治理。嚴格企業(yè)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嚴查私設暗管及采取其他方式向河流排放超標污水,確保治污設施正常運轉,污水穩(wěn)定達標排放。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做到巡查有重點、違規(guī)有發(fā)現、整改有措施、案結有反饋、全程有記錄,為進一步提升轄區(qū)水環(huán)境質量、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提供保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