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座污水廠仍在“曬太陽”
9月17日,住建部通報第二季度全國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表明,全國日處理污水能力已達1.39億立方米;二季度,全國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水量103.5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2%。全國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達到82.1%,
目前,尚有377座投入運行1年以上的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沒有達到國家有關要求,平均運行負荷率不足60%,日處理能力約為1146萬立方米,占總處理能力的8.2%。
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說,經過多年的發(fā)展,雖然我國污水處理能力逐年提高,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全國污水排放量連年增長的宏觀態(tài)勢下,我國的污水排放處理能力卻遠遠不夠。一方面是我國污水日處理能力尚不能滿足需處理的污水量;另一方面,污水處理行業(yè)存在產能利用率低等問題,以至于每年都有大量的沒有得到處理的污水流入水體中污染水環(huán)境。
記者統(tǒng)計數據發(fā)現,僅2010年我國污水排放總量就高達617億立方米,按照我國日處理能力1.39億立方米計算,僅能處理污水排放量的82.2%。
與此同時,處理效率和處理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按照1.39億|立方米的日處理能力,二季度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可達126.49億立方米,而通報中顯示的二季度累計污水處理量僅為103.56億立方米,仍有22.93億立方米的處理效能未能得到充分釋放。
一位城市水務專家在“中關村[6.05 -3.20% 股吧 研報]指數2012”發(fā)布會上接受記者采訪稱,現在有很多城市為了追求漂亮的水處理政績,只在污水處理廠運行表面做文章。由于整套設備運行成本較高,不少污水處理廠只在應付上級領導檢查時開啟設備,導致虛假運行設備的現象越隱越深。這樣一來,雖然最后顯示的污水處理量數據上去了,處理率也提高了,但事實并非如此。
清華大學水業(y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污水處理能力與處理效率之間的差距問題一直存在,這就要求,除了開源節(jié)流,積極研發(fā)污水處理新技術也非常重要。
傅濤建議,不斷增加污水處理廠的數量,改造現有的污水管網,不減少污水排放量。尤其重要的是采用污水處理新技術,提高處理效率。
此前發(fā)布的《國家環(huán)境保護“十二五”規(guī)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新增城鎮(zhèn)污水管網約16萬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4200萬噸,基本實現所有縣和重點建制鎮(zhèn)具備污水處理能力,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率提高到80%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