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參與 打響清江治理持久戰(zhàn)
“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是過去人們對清江的美好記憶。曾經,清江的支流龍洞河是市民踏青郊游的好去處,帶水河兩岸花草樹木茂密,河水潺潺。隨著清江流域經濟社會發(fā)展提速,尤其是城鎮(zhèn)化步伐加快,清江保護與環(huán)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銳突出,不少斷面水體污染觸目驚心,對人民身體健康和秀美山川構成嚴重威脅。
清江流域水體遭受嚴重污染,引起了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保護好母親河清江,保護好一江清水,人民群眾有期盼,人大代表不斷呼吁,媒體密切關注。
自3月初以來,本報派多路記者深入清江源頭、沿線及其支流實地察看污染狀況;走訪市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間組織,傾聽百姓心聲,收集治污意見;與政府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話,了解治污策略和進展。本報多層面、全方位關注清江水體保護的報道,引起了州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一場清江治理持久戰(zhàn)在全州拉開。
清江源頭興修的水渠。
一封信引起州委書記的關注
“恩施能夠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名,優(yōu)勢就是‘秀水青山’。失去這個優(yōu)勢,恩施就失去了發(fā)展的‘王牌’。清江作為恩施人民的母親河,在清江利川城區(qū)段,河面上垃圾遍地,雜草叢生,污水橫流,已達到嚴重污染的程度,看了讓人痛心!這是外地游客向往的龍船調的故鄉(xiāng),游客要求參觀‘妹娃要過河’的地方,然而看到的卻是一條令人掩鼻的臭水溝……”今年春節(jié)期間,利川一市民給州委書記王海濤寫了一封信,反映清江利川段污染嚴重,希望州委、州政府出重拳治理清江上游,保護好母親河,并附有清江利川城區(qū)濱江段污水直排、垃圾遍地的照片。
對市民反映的清江遭受污染問題,王海濤非常重視,當即作出批示:“請恩施晚報派得力記者暗訪、報道和曝光。”同時,結合當前全州上下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恩施城區(qū)、利川,調研清江水體保護工作。
2月23日,王海濤、楊天然等州領導率州及恩施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清江河、龍洞河治理保護情況進行調研,在一線發(fā)現問題,在現場剖析問題,第一時間部署解決問題。
4月8日,王海濤赴利川深入清江源頭及沿線進行調研,要求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從源頭治理,實行全域保護、綜合整治,切實保護好母親河,還沿線群眾一江清水。
清江及其支流遭受嚴重污染
自3月上旬開始,本報派多路記者深入清江源頭、沿線及其支流,實地察看污染狀況,所到之處的污染狀況令人觸目驚心。
流經利川汪營集鎮(zhèn)的轉轉河,是清江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住戶的生活污水、大小便直排河中,集鎮(zhèn)近1公里的河道淪落為住戶的“化糞池”;濱江路作為利川城區(qū)的標志性景觀大道,位于該路段的清江河里雜草叢生、垃圾遍地、污水橫流;清江屯堡段至州城段,河道非法采砂、生活污水直排、河邊亂丟垃圾等現象十分突出。
昔日秀麗的龍洞河、帶水河,垃圾隨意傾倒、生活污水直排現象十分普遍,僅剩下源頭還維持著曾經的清澈。因為長期遭受污染,這幾條支流已成為清江重要的污染源。
對于清江及其支流的污染,我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間人士感同身受。“我們曾引以為驕傲的母親河清江,現在已淪落為‘一江污水向東流’。”州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涂祥軒談到清江的污染情況時十分激動。
在近2個月的時間里,本報“清江水體保護報道組”幾名成員多次到垃圾遍地的河道、臭氣,天的排污口實地察看,通過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相機記錄的方式,掌握大量清江污染的第一手資料;通過走訪市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間組織,傾聽百姓心聲,收集治理清江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與政府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話、回訪污染現場,了解治污策略和最新動態(tài)。本報連續(xù)發(fā)出了10多篇深度稿件,對清江水體保護進行了多層面、全方位的報道,引起了州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關注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一場清江治理持久戰(zhàn)在全州拉開。
4月15日,在清江流域綜合治理啟動儀式上,州長楊天然在講話時強調,啟動清江流域綜合治理就是要表明我們向污染宣戰(zhàn)的態(tài)度和決心,不能再走發(fā)達地區(qū)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不能為一時的發(fā)展而喪失掉我們最大的優(yōu)勢,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保護和治理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還清江一江清水”任重道遠
保護好母親河清江,還清江一江清水,人民群眾有期盼,人大代表不斷呼吁,媒體密切關注,也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年3月,州人大常委會立法后評估組深入恩施、利川、建始、巴東等縣市,開展《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立法后評估調研,在廣泛收集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經匯總、整理和分析,最終形成評估報告,并將盡快啟動《條例》修訂程序,努力提高立法質量和水平,為保護清江提供較為完善的法制保障。
與此同時,我州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積極行動起來,出臺了一系列關于保護清江的政策和措施,并逐步付諸實施。
為加強全州河道管理,保障河道行洪安全,維護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州政府日前出臺《關于加強河道管理的通告》,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傾倒渣土、垃圾,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和高稈作物;禁止在河道內洗滌裝儲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物體,排放超過國家規(guī)定標準的污染物液體;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qū)內設置排污口;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占用河道河堤,建設妨礙行洪的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構筑物等;禁止在河道禁采區(qū)、禁采期采砂;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從事挖陰沉木、景觀石等影響河勢穩(wěn)定和河岸堤防安全的行為。違反上述規(guī)定的單位和個人嚴格依法處罰。
為保護清江源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利川市叫停清江源景觀建設項目,代之以綠化造林,移民搬遷,建設萬畝生態(tài)保護區(qū)。自3月下旬以來,利川市組織清江沿線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及多個部門,對清江河及支流的垃圾進行了大規(guī)模清理,并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措施。組織人力、機械開展城區(qū)河段的清淤工作,在清江利川城區(qū)及城郊段共設置了1700米長的防護欄。
4月15日,恩施市政府辦公室印發(fā)《恩施市清江河流域水體保護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明確了清江流域重點整治的近期、中期、遠期任務。加快市政污水管網和紅廟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完成了清江恩施城區(qū)段的7處污水直排點,啟動了龍洞河污水管網升級改造工程、高井河污水管網工程項目。關停了17家河道采砂點,查處非法在河道開采陰沉木1起,制止一起在河道內淘洗泥沙導致水污染的行為,查處臨河違法建筑案件8起。
清江水體保護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更是一場持久戰(zhàn)。受州政府委任,州環(huán)保局負責制定統籌清江河流域保護的實施方案。該方案涉及全州5個縣市、10多個州直部門,共制定出20多條實施細則。目前,整個方案正在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