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推廣秸稈壓塊機 秸稈變柴油
每到麥收過后,秸稈如何處理往往成了一大難題,農民都是一把火燒掉完事。而如今在河北省南和縣很少能看到焚燒秸稈現(xiàn)象。
在河北省南和縣賈宋鎮(zhèn)豆牌村,一位農民指著一臺機器說:“這叫麥秸壓塊機,收麥時,把麥秸放進機器里,它就能‘吐’出一個個兩立方米的秸稈塊。這些秸稈塊被企業(yè)收購,還能變成柴油呢。”
“過去麥秸稈不好處理,只好一把火燒掉,現(xiàn)在誰家也舍不得了。”村民豆少科告訴記者,一噸秸稈可賣300元。“我種了4畝地,大約能產4噸秸稈,這樣就可以多收入1200元。”
秸稈是怎樣變成柴油的?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跟隨村民們來到一家企業(yè)。企業(yè)負責人首先帶記者來到預處理車間,只見工人把麥秸塊用叉車放進攪拌機里,經過機械破碎、擠壓膨化后,再進入木質酶發(fā)酵罐,分解木質素。
在水解車間,記者看到原料從發(fā)酵罐中被轉移到巨大的水解池中。“這是水解反應,通過酶水解的有氧生化反應,將秸稈中的半纖維素、纖維素分別轉化為五碳糖和六碳糖,然后再通過發(fā)酵,提取濃度較高的糖液。”企業(yè)負責人說。
走進酯化車間,這里是最后一道工序:微生物油脂轉酯化。幾個大罐子矗立在車間內,幾條管道將其相連。工程師向記者解釋道:“這是我們的核心技術,微生物油脂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甲醇進行轉酯化反應,再通過后續(xù)處理,便可獲得品質良好的生物柴油。”這位工程師說,通過秸稈做原材料,年可生產3萬噸生物柴油,實現(xiàn)產值5.2億元。
據介紹,南和是農業(yè)大縣,每年產生的作物秸稈約34萬噸。據南和縣農機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底,南和力爭推廣秸稈壓塊機達到每鎮(zhèn)10臺以上,中心鎮(zhèn)達到20臺以上;到2015年推廣秸稈壓塊機達到200臺,在全縣基本消除秸稈焚燒和亂堆亂放現(xiàn)象。既保護環(huán)境,又增加農民收入,一舉兩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