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爾特宣城曝污染問題 搬遷工作死纏爛打十年
更新時間:2014-08-08 23:16
來源:
作者:
閱讀:1063
一邊是生產高濃度磷復肥上市企業(yè)司爾特宣城分公司,另一邊是居民區(qū),兩者之間只隔了一堵圍墻。讓墻這邊的居民李斌難以接受的是,該廠2004年底計劃建廠時,根據安徽省環(huán)保部門的批復,周邊居民區(qū)需搬離,但直到現在也沒有完成。
司爾特是從事高濃度磷復肥產品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的專業(yè)性企業(yè),是安徽省最大的磷復肥生產和出口企業(yè)之一,轄有寧國、宣城兩大化肥生產基地。
宣城市環(huán)境保護局環(huán)境監(jiān)察大隊負責人表示,司爾特宣城公司目前主要是兩大問題,一是衛(wèi)生防護距離嚴重不合理;二是固廢處理。
對此,公司方面表示,工廠與民房距離確實較近,但沒有污染方面的問題。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就此展開了調查。
為避污染村民外出租房住
7月23日,在司爾特宣城分公司附近采訪時,當地村民介紹稱,化肥廠是2004年底左右開始建的,當時村民就反對,但化肥廠還是建成了。
在司爾特宣城分公司污水處理站的公路兩側都是民居,來到距離公司廠門幾十米的一家民房,民房里一位70多歲的王大爺領著來到房屋大廳及臥室,只見椅子、凳子上積滿了灰塵。王大爺稱,兩三天前剛擦過,又落了一層灰。
在王大爺房屋旁是片竹林,村民稱,被化肥廠的廢氣薰過之后,竹葉就像火燒一般,開始發(fā)黃,一捏就碎成了渣。一名村民表示:“我們村種的菜只能自己吃,拿出去賣,別人知道后,都不買。”
“根據規(guī)定,化肥廠與居民區(qū)中間應該有隔離帶。”李斌稱,他和另外幾位村民的房子緊挨著司爾特宣城公司生產區(qū),一墻之隔,“圍墻就是隔離帶”。
為了避開污染,不少村民都帶著家人搬到城里租房住了,但時間長了,房租成了問題,有些村民又只得搬回來住,或將房屋出租給外地人做點小生意。
在公司污水處理廠不遠處是司爾特宣城公司白馬宕(指白馬河流域)的磷石膏堆放場,注意到,堆放場為防塵已用薄膜覆蓋,但距離污水處理廠一路之隔的一側卻有一個污水排放口在排出刺鼻的污水。
有村民稱,在其林村,化肥廠(司爾特宣城分公司)磷石膏堆場距離村民們房屋最近不過幾十米,有的地方甚至連圍墻都沒有,受磷石膏污染的淋溶水積成了大水坑;蕪S只是遮了幾塊防塵布,大部分渣堆裸露在外,氣味刺鼻。在其林村入村道路旁,司爾特磷石膏堆場墻外,受磷石膏污染呈綠色的淋溶水在地表順流而下,流進了該村的池塘里。每逢下雨天,這些淋溶水便流進池糖、農田,匯入白馬河后最終流入水陽江。
搬遷工作進展緩慢
宣城市環(huán)境保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司爾特宣城公司當時選址在農村,那邊就是個荒山,原本幾乎沒有居住區(qū)或居住區(qū)極少,隨著城鎮(zhèn)化發(fā)展,居住區(qū)越來越多,對環(huán)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之前也有多次投訴,主要稱居民區(qū)離化肥廠比較近。”
資料顯示,早在2011年5月3日,宣城市環(huán)保局曾公開回復當地群眾的投訴稱,“接到反映安徽省司爾特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污染問題,我局高度重視,從調查結果看,白馬河入水陽江區(qū)域水體呈酸性、暗紅色伴有刺激性氣味,主要是由于上述排水企業(yè)排放的廢水流經原森泰化工公司遺留的硫鐵礦渣時,受到沉積污染物影響,使水質發(fā)生變化,以及原森泰化工公司磷石膏堆場未做‘三防’處理措施,淋溶水與現有污水形成累積效應等綜合原因所致。由于受流經的酸性廢水和原森泰化工公司遺留的硫鐵礦渣長期影響,使得該區(qū)域土壤土質呈酸性變紅。”
上述負責人表示,那次是一次意外的事故,后據了解,是宣州區(qū)經濟開發(fā)區(qū)內的司爾特宣城公司、宣城亞邦化工有限公司、宣城百合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工企業(yè)中有幾家出現了問題,廢水的確是通過白馬河直排水陽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