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餐廚垃圾吃閉門羹 下月起嚴打私自收購
每天應收40噸實收僅10噸南昌垃圾收運合同真成“垃圾合同”南昌從9月起啟動餐廚垃圾統(tǒng)一收運工作,但細心的市民會發(fā)現(xiàn),午后、晚間,一些小“黑車”仍然在一些餐飲單位出沒。21日午后,記者隨餐廚垃圾車沿途調(diào)查。
![]() |
日應收40噸實收僅10噸
據(jù)悉,今年9月5日、9月10日,南昌先后組織兩批次餐飲單位進行集中收運簽約。同時,9月12日正式開始餐廚垃圾收集工作。截至目前,南昌全市2000家餐飲單位共有200家正式簽約,簽約率達到10%,收集量達到10噸。“按照200家的規(guī)模,每日應收餐廚垃圾約40噸,但只收到10噸,原因是80%的簽約單位不太配合。”南昌市城管委環(huán)衛(wèi)處處長吳軍說。
據(jù)了解,目前餐廚垃圾收集現(xiàn)狀開端好,推進難,有些單位主動簽約,而存在問題主要集中在省級單位、省屬高校,特別是省屬高校,餐廚垃圾簽約率為零;同時,有些簽約單位抱有抵觸情緒,消極推諉。
收食堂餐廚垃圾吃閉門羹
昨日13時許,高新區(qū)管委會食堂,中荷環(huán)保有限公司車輛碰壁。收購餐廚垃圾的車輛來到食堂后門,發(fā)現(xiàn)大門緊閉。據(jù)了解,高新區(qū)管委會機關后勤服務中心屬于9月5日第一批簽約的餐飲單位。合同書上該中心注明日產(chǎn)75公斤餐廚垃圾,需要1個餐廚垃圾收集專用桶。然而收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多月的收運時間里,別說75噸,連10斤都沒收到。“我們來收運,開始有人接待,后來就不開門,F(xiàn)在一天下午跑兩次,大門緊閉,收運合同成了無效合同。”
收運工作人員現(xiàn)場敲門,無人應答,然而透過窗戶,能看見食堂內(nèi)有人。撥通相關負責人電話后,又過了十多分鐘,門才打開。記者看見,門口標有餐廚垃圾收集字樣的專用桶里空空如也,沒有餐廚垃圾。自稱后勤服務中心負責人鄧志平告訴記者,垃圾收運車每天來得不準時,他們只好放到大門口的垃圾場,會有物業(yè)公司拖走。鄧志平稱,以后收運車下午1時30分來,將準時開門。
“每天我們準點都來,但無人開門。其實怎么說無所謂,只要按合同規(guī)定,配合南昌統(tǒng)一收運工作就好。”中荷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先生說。當天,餐廚垃圾車收到了高新區(qū)管委會機關后勤服務中心簽約一個多月來的第一批餐廚垃圾,共計600公斤(2天的垃圾量)。
也有的單位非常積極配合此項目。吳軍告訴記者,目前南昌共有36輛餐廚垃圾車、10多輛地溝油收集車分布大街小巷收運。10月底南昌簽約率和收集垃圾量將分別達到20%和20噸/日。11月,簽約率達到30%~40%,收運車網(wǎng)絡服務將覆蓋到位。屆時,南昌將重點開展對黑收購的打擊力度,并發(fā)動省屬高校積極參與餐廚垃圾收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