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環(huán)保專家舉行座談會 共論鄭州霧霾防治
近日,鄭州市連續(xù)出現較嚴重的霧霾天氣,11月24日,省內環(huán)保專家在鄭州市環(huán)保局舉行座談會,回答公眾關心的話題,共論鄭州霧霾防治。
為什么鄭州市霧霾比較多發(fā)?鄭州大學環(huán)境工程院教授張瑞芹說,鄭州市的霧霾成分十分復雜,自身污染排放是較大原因,也有氣候條件的因素。根據鄭州大學環(huán)工院的研究成果,鄭州霧霾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其中燃煤占36.5%,機動車占31.9%,揚塵占了20.9%。
張瑞芹介紹,這一結果與產業(yè)和能源結構及汽車保有量有密切關系,鄭州市的產業(yè)一半以上都是高耗能產業(yè),能源使用量巨大,鄭州市年燃煤使用量2800萬噸,比北京市還要多。鄭州市機動車已達230萬輛,且每年還在以30萬輛的數量增長,污染排放巨大。
“外來影響也很大,平均來看,鄭州的PM2.5有38%來自于周邊省份。”張瑞芹說。
電力行業(yè)是污染排放大戶。河南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原總工程師江得厚說,我省是火電大省,PM2.5有相當一部分是燃煤電廠排放的。近些年來,我省非常重視燃煤機組的污染治理,四年前在全國率先完成電廠脫硫工作,目前脫硝和煙塵治理也基本完成。目前我國對燃煤電廠的污染治理標準,甚至超過歐美國家。但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fā)展迅速,電力需求量大,即使每立方米中的污染物較少,但總量巨大,污染排放也是驚人的。
“河南的發(fā)電量超過自己的使用量,電往外走污染卻留在本地。”江得厚說。
如何認識當前霧霾天氣多發(fā)的問題?省氣象研究所所長熊杰偉說,鄭州的霧霾與天氣條件有很大關系,冬春逆溫、靜溫天氣多,污染難以擴散,形成霧霾。但從根本上說,霧霾是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必然會出現的問題。
“隨著我省產業(yè)結構的加快調整,單位GDP的能耗在不斷下降,但經濟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長,能耗需求還是不斷增加。加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衣食住行對能源的消耗量也越來越大。”熊杰偉說。
面對公眾期盼,鄭州如何加強污染治理?煤炭工業(yè)鄭州設計院環(huán)保所所長李紹生說:“從國外的經驗及發(fā)展階段看,霧霾治理將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李紹生建議,當前鄭州市要從防與控兩個方面著手。政府要做好預報預警體系,為公眾做好自我防護提供可能。在治理方面,應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減少污染。比如加強對揚塵的治理。
在城市規(guī)劃方面,環(huán)形發(fā)展的城市,圍繞中心的高樓不利于霧霾擴散,因此科學做好城市規(guī)劃,也是減少霧霾的重要措施。
更重要的,從霧霾的根本來源看,每個人都是霧霾的貢獻者,我們每個人都應從現在做起,減少能源使用,過低碳環(huán)保的生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