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超七成農膜回收有效減少耕地“殘膜污染”
更新時間:2015-02-09 13:49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閱讀:764
為了緩解農膜殘留帶來的“白色污染”問題,甘肅省初步建成廢舊農膜回收體系,農膜回收率達75.4%,有效減少了“殘膜污染”。
農膜在現代農業(yè)中地位舉足輕重,尤其在干旱地區(qū),農膜的使用可顯著節(jié)水增產。甘肅是農膜使用大省,省內農業(yè)廣泛采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據統(tǒng)計,2014年甘肅地膜覆蓋面積達2752.5萬畝,地膜使用量15.58萬噸,當年地膜回收量11.75萬噸,回收利用率達75.4%。
據悉,針對地膜大量使用,特別是超薄地膜大量使用帶來的回收難、污染重等問題,2013年底,甘肅出臺《甘肅省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條例》,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稐l例》明確規(guī)定,甘肅省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的農用地膜。甘肅省農牧廳出臺了農膜生產地方標準,對生產地膜的厚度、耐候期、抗拉伸強度等相關影響地膜回收性的參數進行了具體和細化。2014年,甘肅省財政安排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專項資金2000萬元,各地共配套安排地膜回收利用專項經費1364萬元。全省從事廢舊農膜回收加工的各類企業(yè)已達293家,鄉(xiāng)、村回收網點達2148個,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的市場化機制進一步完善。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