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治霾決心
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在審議《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時,擬將霾列為氣象災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筆者認為,霾的形成更多的是人為因素,不應被列為氣象災害。當前,面對大氣污染治理嚴峻形勢,更需從長計議,主動作為;更需破釜沉舟,堅定治霾的決心。
堅定積極治霾觀念。霾含有多種有害成分,對身體健康影響較大。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霾關注度越來越高。霾污染社會影響大,治霾意義非凡,已經(jīng)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在一定區(qū)域內人類生產(chǎn)生活排出的污染物超過這個區(qū)域的環(huán)境容量,這是造成霾污染的主要因素,氣象條件好壞只能暫時緩解或加重污染程度,但不是影響霾污染的根本原因。造成霾污染主要是人禍而非天災,只有認清造成霾污染的主次原因,才能摒棄治霾靠風等風的消極思想,才能認識到霾污染可以治理,才能堅定正確輿論導向,在全社會樹立積極治霾觀念。
堅定治理霧霾決心。近年來,在治理霾污染上,各地政府壯士斷腕,紛紛立下了軍令狀。從實際效果來看,空氣質量雖然有所改善,但污染現(xiàn)狀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造成霾污染的原因很多,涉及面廣,歷史欠賬也多,治理難度大,治理工作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治理霾污染,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努力,力戒浮躁,急功近利。在治理霾污染上,應該立長志,把主要力量放在源頭上,控增量減存量,實現(xiàn)污染物總量控制。只有把污染物總量控制在環(huán)境容量內,霾污染才能得到根治。積極應對惡劣天氣,可以減輕污染程度,但不能改變污染現(xiàn)狀。只有堅定治理霧霾決心,堅持源頭治理,霾污染才能得到徹底消除。
堅定標本兼治理念。治理霾污染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做到標本兼治。在一定時期內霾污染不會消除,還會經(jīng)常來襲。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健康,需要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盡可能減輕災害影響,保證社會穩(wěn)定。但應該清楚這只是下策,是治標,是無奈之舉。要徹底根治霾污染,需要主動作為,源頭治理。工業(yè)生產(chǎn)廢氣及粉塵、汽車尾氣、道路及施工揚塵、生活餐飲油煙、垃圾焚燒等是造成霾污染的根源,城市規(guī)劃不合理、城市管理理念滯后也是造成霾污染的重要因素。治理霾污染需要引導政府、企業(yè)和百姓履職盡責,身體力行,積極參與,做到群防共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