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廢明年停止進口:對“洋垃圾”全面說不 市場影響幾何?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今日召開例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言人劉友賓就禁止洋垃圾進口相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他說,今年前5月,全國固體廢物進口量為322.6萬噸,同比減少45.3%;自2021年起,將全面禁止固體廢物進口,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將不再受理和審批固體廢物進口相關申請。
中國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垃圾進口國家之一,早在2016年時,僅中國進口的廢棄塑料達730萬噸,總值達37億美元(約合250億元人民幣)。除了塑料,還有廢銅、廢鐵、廢鋁、廢紙等等。
2017年7月,國務院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首次將嚴禁“洋垃圾”作為年度重點工作,華泰證券稱,其目的就是有效防范垃圾進口對我國自然環(huán)境和民眾健康造成的風險,防止中國成為垃圾傾倒國;更重要的是,提高再生資源回收率,升級改造我國制造業(yè)標準,降低資源對外依存度。
自2020年9月1日起,修訂后的固體廢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將施行,明確進一步促進固廢綜合利用。山西證券認為,新修訂的固廢法有望在生活垃圾分類、危廢治理等領域帶來更多的投資需求。
廢紙與廢塑料早在2017年底已率先啟動禁止進口,目前廢塑料進口基本為零。2020年1-5月廢紙進口量247萬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少44%;隨廢紙到貨量下降,國廢價格由弱轉(zhuǎn)強,預計外廢價格將走高。西部證券建議在外廢收緊的背景下,關注原材料自給能力強的紙企的利潤空間。方正證券推薦板塊龍頭太陽紙業(yè)、山鷹紙業(yè)、晨鳴紙業(yè)、博匯紙業(yè)。
同時,限塑令與禁止廢塑料進口推動了國內(nèi)外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普通塑料。目前國內(nèi)已擁有可降解塑料產(chǎn)能的上市公司主要是金發(fā)科技。
在廢銅進口方面,一方面其進口量降幅收窄,一方面國內(nèi)廢銅對精煉銅消費替代。中信期貨稱中國銅礦市場仍偏緊,50美元的加工費冶煉企業(yè)是虧損的,這對銅價是有支撐的,廢銅市場供應下半年將有望緩解。拉美目前供應偏緊,需求預期向好,庫存持續(xù)下降,東方證券建議關注擁有雄厚銅精礦資源的銅冶煉企業(yè):江西銅業(yè)、紫金礦業(yè)、云南銅業(yè),以及鋰電池銅箔生產(chǎn)企業(yè):嘉元科技、諾德股份等。
進口廢鋼自2011年已開始呈快速下降趨勢,華泰證券分析師王瑋嘉稱,未來廢鋼產(chǎn)量增長動力將主要來自社會廢鋼供給增加。目前進入雨季建筑鋼材需求端出現(xiàn)明顯的季節(jié)性下滑,華泰證券認為禁令對廢鋼供應影響有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